2020-08-18 14:58:09
慕尼黑9月1日起重启会议和展览
2021年,慕尼黑的活动产业将迎来众多亮点:2021年4月23日至26日,世界青年领袖峰会将在慕尼黑的著名活动场地举办,如宝马世界、奥林匹克公园和奥林匹克体育场等;2021年9月7日至12日,慕尼黑将在慕尼黑展览中心迎来IAA国际汽车展;慕尼黑还将承办2021欧洲杯足球赛的四场比赛,将迎接大量国际访客的到来。
2020-08-18 14:43:58
“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持续增强”(外媒看中国)
《俄罗斯报》网站日前发表题为《中国经济向世界展示发展潜力》的文章称,中国经济复苏直接得益于中国政府从实际出发,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大大提高了中国经济应对压力和挑战的能力。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国际金融协会8月12日发布报告说,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有望实现较高增幅。报告指出,得益于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和政策支持,中国经济第二季度大幅反弹。中国推出的相关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继续发挥作用,将帮助中国经济进一步恢复,并在今后两年内继续支持经济增长。英国智库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胡东安认为,“中国的(经济)复苏总体步入正轨”。
日本颇具影响力的英文报纸《日本时报》8月16日刊文称,中国有望成为今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日本综合研究所上月底发布中国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复苏远超预期。报告说,中国供给迅速恢复,拉动经济增长;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减免企业社保负担,加大对企业融资支持,就业形势也呈现改善势头。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将会继续复苏。
外媒持续关注中国经济主要指标继续回暖。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7月份中国主要经济指标继续改善,经济恢复势头延续。中国国家统计局日前表示,当前市场需求和企业活力增强,宏观政策力度加大,将为下半年经济恢复起到重要作用。今年以来,中国采取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于投资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当前世界经济受到疫情严重冲击,7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继续回升,连续5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显示出中国经济复苏比预期更加平稳。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用于汽车、建材和饮料罐等制造业的铝库存量大幅减少。有分析认为,这一趋势与中国汽车产业等的需求有关。日本瑞穗银行金融市场部调查负责人能见真行表示:“这是中国汽车等制造业复苏的证明。”
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对外经贸合作,有效提振了世界总需求,促进了国际贸易发展。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6.5%,延续了6月份进出口增速双双“转正”的良好态势。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中国出口在7月份实现大幅增长,显示出中国对外贸易的韧性。
俄罗斯自由媒体网发表俄《劳动报》观察家米哈伊尔·莫罗佐夫的评论文章指出,中国外贸迅速复苏得益于中国政府果断采取一系列刺激进出口的措施。中国提高商品通关效率,积极扩大进口,还支持自贸试验区、自贸港和保税区建设,彰显了中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莫罗佐夫表示:“从各方面看,中国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俄罗斯报》网站刊文指出,今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第127届广交会成功举办,再次大幅缩减的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公布……“这些都说明中国继续向更高水平开放迈进,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持续增强”。
“德国之声”报道,多年来,中国是维持全球增长的主要支柱。中国经济日趋多元化,有望在今年实现正增长,有助于缓解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
日本《朝日新闻》日前刊登日本国际政治学者藤原归一的文章表示,中国迅速走出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将在中国经济的拉动下实现复苏。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
2020-08-18 14:36:00
不少外贸企业看好国内市场潜力 出口转内销 促进“双循环”
手续——
简化产品认证,加快市场准入
“如果没有内销市场,今年我们很难生存下来。”双马塑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翠虹说,“我们打算开发更多适合国内市场的产品。”
作为一家深耕外贸市场10余年的厨房塑料用品生产企业,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双马塑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回想起来,陈翠虹仍心有余悸:“那段时间,我没有一天睡好觉,想着这可怎么办,这么多订单不能交货。等到复工复产,我们第一时间开足马力加班加点生产,可是后来许多海外订单被取消,做好的货堆在厂里出不去。”
国外市场不景气,回过头来却发现了新商机。疫情防控期间,大量国内消费者宅在家里研究美食,不少人网购蔬菜处理器、洋葱器、切丝器,原本不起眼的内销市场一下子亮眼了起来。抓住机遇,双马塑业立即调整经营策略,将营销重点放在了拓展内销市场上。
“我们是线上线下两手抓,现在看来效果好极了。”陈翠虹说,国外订单取消导致积压的货物在国内市场销售火爆,目前内销市场单月销售额已超过1000万元。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认为,在国际需求萎缩的背景下,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提供了广阔空间,而更多优质出口产品转内销反过来也会丰富国内市场供给,进一步激发国内市场活力和有效需求。
不过,对于一些外贸企业而言,想要进入国内市场,首先要面临国内外市场质量标准认证不同的挑战。为了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转内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简化内销产品认证程序,加快转内销市场准入。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优化认证程序,对已取得国际或国外认证的产品,在符合CCC认证要求的前提下,积极采信已有检测认证结果,避免重复评价,缩短认证办理时间。
赵萍表示,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从短期看是帮扶外贸企业破解内销难题,促进外贸稳定发展的应急之举;从长期看,也是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长久之道。
渠道——
借助电商平台,促进供需对接
“10万把原定出口的尤克里里差不多卖完了。”京喜恩宝玩具拼购专营店负责人杜绍东很高兴,公司不仅把店铺开到了线上,还借助平台大数据,根据消费者偏好定制了一款儿童玩具车,产品上架半个月就售出了两万辆。
“之前没想过做内销。”杜绍东坦言,公司做了十几年玩具外销生意,有稳定的订单和销售渠道,外销流程简单,只需要找几家境外代理商就可以正常运营,公司只负责按订单生产即可。但做内销可不同,渠道、经营、售后,一切都得自己来,需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
不了解市场需求,缺乏营销经验,品牌认知度不高,如何顺利开拓国内市场让不少外贸企业犯了难。
幸运的是,杜绍东有了救兵。今年,京东旗下的社交电商平台京喜推出了产业带厂直优品计划,助力外贸企业搭建高效的线上销售体系。
在平台团队一对一帮扶下,从品类选择、产品定价到店铺运营,杜绍东很快将店铺开了起来,经过两个月的摸索,目前已步入正轨,6月日均订单比4月增长了17倍。
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首席数据官刘晖表示,电商平台具有大数据、供应链、营销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帮助外贸企业迅速洞悉市场需求,搭建转内销的通道。同时,直播带货、社群电商、C2M(用户直连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强了企业与消费者间的双向联系,让质量优良的出口商品可以快速打开国内市场,赢得消费者信赖。
为帮助外贸企业畅通销售渠道,各地结合实际出台政策,上海市提出鼓励电商平台提供零佣金、流量扶持、保证金减免等优惠政策,积极举办线下特卖展销活动等。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设立外销产品专区、专场,6月24日,苏宁拼购正式上线“助力出口企业转型”专区;7月2日,淘宝特价版正式上线外贸频道,为平台上30万外贸工厂开辟专属销售频道。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李党会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举办全国性促消费活动,利用步行街、重点商圈等品牌集聚、渠道融合、市场人气等方面优势,拓宽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内销渠道;指导和支持地方搭建消费促进平台,帮助外贸企业进一步对接国内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平台企业,促进供需对接。
成本——
出台优惠政策,缓解资金压力
“得益于海关简化加工贸易进口料体产成品内销手续,我们迅速抓住了市场机遇,实现了出口转内销。”深圳市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何瀚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加工贸易转内销货值达1.2亿元,同比增长1.4倍。
为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发展,推动加工贸易由单纯的“两头在外”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转变,深圳海关近日专门出台了促进内销便利化的12项帮扶举措:简化外发加工、手(账)册核销等业务手续,简化多项内销业务单证资料,并提供归类等预裁定服务,极大提高了企业办理内销业务的整体效率。
目前,我国外贸形式主要有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两种。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对国内市场相对熟悉,国内国际市场转换压力较小;对于加工贸易企业来说,转内销则比较困难。无论是来料加工还是进料加工,加工贸易企业很多时候是原料和成品“两头在外”,没有经营国内市场的基础和经验,转向国内市场举步维艰。
今年以来,财税、金融支持等多方面政策出台,为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营造良好环境。4月15日,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出台两项税收优惠政策,暂免征收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税款缓税利息,暂免至年底;扩大内销选择性征收关税试点。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表示:“加工贸易企业将保税进口料件或制成品内销时,除按规定缴纳进口环节税收外,还需要缴纳缓税利息。暂免加工贸易内销缓税利息,可以降低内销成本,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海关总署表示,将进一步放宽内销征税时限,由每月申报调整为最长可按季度申报,而且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每个季度结束后15天内申报。海关总署企业管理和稽查司副司长林少滨表示,这将大大减少加工贸易企业办理内销手续的次数,极大地节约企业办理内销业务的成本,提高办事效率。
2020-08-18 14:24:43
尼日利亚更新贸易政策路线图
首席贸易谈判代表代理兼尼日利亚贸易谈判办公室主任维克托·利曼表示,现行的贸易政策是2002年审查的,到现在可能不再适用。新路线图将进一步确保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之间的适当联系,为出口多样化和可持续的贸易增长与发展提供一个结构良好的政策框架,提高尼日利亚的竞争力,以期到2023年将贸易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提高到50%,在与贸易有关的行业中雇用的劳动力份额提高到28%,到2025年使尼日利亚成为世界第15大经济体之一。
新路线图要求政府为中小微企业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从而在供应链中发展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新路线图还进一步关注标准化工作,利曼表示这将使尼日利亚在非洲市场上通过市场准入而获得巨大竞争利益。
上一页
1
2
...
29
下一页